自杀其实像感冒一样可以预防
有资料显示,五成以上自杀身亡的个案,生前都有向身边亲友间接或直接透露过有关信息,想要自杀的人不是突起的念头,而是周遭的人敏感度不够。为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自杀干预的重视。
前几天,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其父近心情一直不是很好,想找我咨询一下。我当时很爽快地答应了,并约好了时间。可过了不到两天,朋友就来电话告知,说其父已经投江自尽,今早在珠江边找到了他的尸体。我顿时愕然,竟一时无语。“死者长已矣,生者尚悲歌”,除了为朋友父亲的突然离去感到悲痛之外,我亦为朋友没有及时送其父前来诊治,导致悲剧发生而感到惋惜。时下,各种各样有关自杀的新闻不断见于报端。事实上,许多自杀事件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遗憾的是,因为我们的麻木或者无知,结果——
“他在我的眼皮底下从阳台跳下去”
“他就在我的眼皮底下从阳台跳了下去!”林嫂不无后悔地对医生说。她的丈夫辉哥是一家家族企业的董事长,也是其家族的核心人物。可能因企业经营状况不是太好,近一个多月,辉哥变得沉默寡言,社交活动也明显减少,常常以各种借口拒绝参加公众活动,并多次流露出轻生的想法。林嫂觉得辉哥的情绪有些不对劲,建议其看心理医生。辉哥一开始强烈反对,认为自己没事,后来,拗不过家人的再三劝说,才在家人的簇拥下去了一家很有名的心理机构就诊。接诊医生与辉哥进行了详细的交谈之后,认为辉哥存在严重的抑郁症,而且自杀念头非常强烈,因此极力建议其住院治疗。家人一开始表示听从医生的建议,但辉哥却强烈反对。为此,接诊医生与辉哥以及其家人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谈话,力陈住院的必要性以及不住院的危险,并希望家属当机立断,把握治疗的决定权,必要时对病人进行强制性治疗。遗憾的是,家属后却屈从于辉哥而放弃了住院治疗。回去以后,家人一直忐忑不安,派了两人专门看护辉哥。可就在当晚,大家正一起吃晚饭的时候,辉哥趁家人不注意,突然冲出饭厅,直奔阳台,之后纵身一跳……
心理点评:抑郁症是自杀的罪魁祸首,尤其是重度抑郁病人,自杀率更高。对于像辉哥这样具有强烈自杀念头但又抗拒治疗的重度抑郁病人,医院通常的做法是在征得家属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强制性治疗,并安排在重症监护病房内严加看管,在治疗前的两周内予以大剂量的镇静催眠药或施行电休克治疗,以便让病人处于睡眠状态而无力实施自杀行为。因为一方面,这样的病人已丧失了自知力(即对自己疾病状态的批判能力),病人病得越重,越不认为自己有病,所以,除了对其进行强制性治疗外,别无他法。另一方面,在抗抑郁剂治疗的头两周,由于抗抑郁剂的作用尚未起效,病人的自杀念头始终存在,因此,即便正在住院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自杀成功。对于辉哥的家属而言,可能由于在生活中依赖及听从于辉哥,也可能由于对强制性治疗的误解和忌讳,或心存侥幸,结果在关乎病人能否及时得到治疗的关键时刻,家属未能当机立断,而是将治疗的决定权交给已经丧失自我批判能力的病人,从而错失治疗良机,终断送了病人的生命。
“没想到这一次她竟会来真的!”
葛先生对着妻子的遗体黯然神伤。就在半个小时之前,他发现妻子在房间的半空中悬挂着,全身皮肤已经发紫,送到急诊室时,医生宣告她已经断气。“在此之前,她曾多次向我流露出想死的念头。可我一直以为那是她的口头禅,从未当一回事,没想到……”葛先生泣不成声。
心理点评:“谈论自杀的人不会真的去死”,这是许多人对自杀认识的一个误区。事实上,大多数自杀者都曾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过自杀的意愿。而在真正自杀之前,大多数人处于想尽快摆脱生活的痛苦和求生欲望之间的矛盾中。此时他们虽常提及有关死亡或自杀的话题,但他们其实并不真的想去死,而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帮助,以摆脱痛苦。如果此时家人能予以积极关注,寻求病人想死的原因,并和病人一同克服所面临的困境,那样,许多悲剧就可以掐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因此,回过头来分析,葛太太的死,与葛先生对其死前发出的求生信号表现出的麻木和无知有着直接的关系。
${FDPageBreak}
“没想到那是他的临终遗言”
“没想到那竟是他的临终遗言。”周女士在回忆父亲的离去时这样说。周生现年58岁,原本是一名厅级干部,自从3年前被发现有肝硬化以后,不仅官职丢了,而且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到后不得不面临“要么换肝,要么死亡”的选择。虽说无论从家庭经济状况还是目前的医疗技术来讲,“换肝”对周生来说都不是个障碍,但因为一连串的生活打击,使得周生整日郁郁寡欢,对家人漠不关心,对治疗也没有信心,甚至以花钱多为由拒绝接受换肝治疗。“在他走的那天,恰好是西方圣诞节之平安夜。我记得那天他心情特别好,主动要求见见孙子和外孙女,对我叔叔说了许多客套的话,并向我交代了很多事情……我当时是觉得有点不对劲,但转念又想,他人老了,难免会啰唆一些,因此也没放在心上。谁知就在晚上点正,在大家高高兴兴地迎接圣诞到来的那一刻,我突然接到电话,说我爸从11楼跳了下去……”
心理点评:与女性把自杀常常挂在嘴边不同,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在自杀之前往往比较隐蔽,一旦实施起来通常比较坚决,亦即“一招致命”。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在自杀之前没留下一些蛛丝马迹。回放周生自杀前的经历:首先,他相继遭受患重病、丢官职一连串“丧失性事件”的打击,这是他自杀的导火线;其次,其情绪在经历了的抑郁之后突然无端“好转”、由对家人漠不关心到突然想约见亲人,还有就是无端向家人交代很多事情,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都是其自杀的征兆。对于这样的线索和征兆,如果其亲人能及时识别并加以防范,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她走前晚上,突然对我说……”
“她走的前晚上,突然对我说,‘我该走了’。当时她站在窗口旁,对着窗外发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说,她听到儿子叫她跳下去。我以为她是近睡眠不好想多了,就劝她回房休息。可没想到她趁我们都睡着之后,真的从窗口跳了下去。”张先生面无表情地向医生叙述事情的经过。
“在此之前,你有没有发现她有异常的言行举止,譬如说觉得有人对她不利?”医生提醒道。
“如果说有异常的话,那得追溯到半年前。她曾经跟我说,单位领导及同事串通起来对付她,上班时觉得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目光注视她。虽然后来她再也没有提起这事,但据她同事反映,她的工作积极性大不如前,而且经常不修边幅就上班,与大伙的关系也疏远了很多。我当时认为,这可能跟她作为领导仕途不顺有关,所以也没有特别注意。”
“从你提供的资料看,你太太可能得了精神分裂症。如果你早点送她来看精神科医生的话,或许就会是另一种结局了。”医生惋惜地对张先生说。
心理点评:在人们的记忆中,自杀往往跟抑郁症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像精神分裂症、偏执狂等精神疾患也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病人的自杀,往往是在幻觉、妄想的直接支配下进行的。像上述的张太太,就是受命令性幻听的支配,从窗口跳下去的。由于精神疾病病人不像躯体疾病病人那样,主动将自己的症状告诉亲人或医生,相反,他们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不仅不主动暴露,还常常有意隐瞒。因此,对此类病人的自杀预防,除了从病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及早识别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于张太太而言,她从一个积极、热情、达观、开朗的领导变得无端猜疑、工作积极性下降、不注重仪表,再到做莫名其妙的动作和说荒诞的言语,这些都充分提示她可能存在精神上的问题。而且这些症状经历了长达半年、由轻到重的发展,作为家属,理应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予以重视。遗憾的是,或许是出于对精神病的偏见或歧视,抑或是出于对精神病认识的无知,家
- 上一篇:重度抑郁症治疗注重四要点
- 下一篇:孕妇抑郁症该怎么办呢? 六大方法帮你走出抑郁症
-
心病祸起的“六大缺失”2017-12-21
自杀很流行!没有归属感的我们,生活不轻松、不公平、不幸福、不安全……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病,排名中国疾病总负担之首。当心理问题不再是星个案,我们的生活究竟
-
韩国自杀风气再度燃起 有一女2017-11-03
   近来,韩国自杀风气再度燃起,继李恩珠、郑多彬、安在焕、崔真实、金智厚等人之后,韩国艺人自杀榜上又多了一个新名字&mdash&mdash人气韩剧《花样男子》中扮演奸角欺负具慧善的女星张紫妍。   韩国时间3月7日下午4点3
-
抑郁女孩"走饭"自杀提醒世人2017-08-24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这是名为“走饭”的女孩在踏上天堂的列车后,通过“皮皮时光机”发布的一条微博。她之所以这样做,也许是丝毫不想为自己留后路。这看似轻松的口吻背后又是怎样折磨,谁都不
-
抑郁症常被称为“情绪感冒”2017-08-18
在韩国,抑郁症成为扼杀人们生命的大杀手,自2005年来,就有李恩珠、U-Nee、郑多彬、安在焕、崔真实、张彩苑、金智厚、金石圭、李瑞贤等十三位男女明星因患抑郁症而自杀。据卫生组织和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仅次于
-
抑郁症女孩自杀 “走饭”为何2017-08-14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昨天(3月18日)上午10:54,一条通过“时光机”延时发送的的微博让众多网友震惊,众多网友相继转发猜疑,今天(3月19日)凌晨1:32,江宁公安在线发布微博证实,该女生已经遗
-
抑郁症已经像感冒一样2017-08-11
关于中国人为什么集体焦虑的报道常常见诸报端。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在60万以上,已经超过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当三毛、徐迟、陈百强、张国荣等明星、名人先后以抑郁症辞世,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2012年,卫生组织的一份报